“猪苓是赚钱,可是真正懂得种植的人并不多,西峡县会种的也就我们几个,人家都管我们叫土专家。”说起种植猪苓,熊大爷一脸的自豪。
猪苓属于共生多孔菌属,必须依然其他植物提供营养方能生存,“我当时就是听药贩子吹牛,说挖猪苓的同时也挖到了天麻。才想到把天麻和猪苓一起种下去才成功的。”
现在,熊大爷在山茱萸树下种植了150平方米的猪苓,他只要在每年的4、5月翻翻地,放些猪苓菌种,冬季的时候浇浇水,坐在家里就可以收获几万元。良好的经济效益给他带来了“另类”惊喜,其他各县纷纷前来“取经”。今年,好几个基地给他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,把他这个“土专家”请去当老师,实地指导种植。
试验成功后的熊大爷不忘乡里人,几年来,他和其他几位“土专家”,常常利用地里休息时间、乡村聚会之际,“现身说法”给村民们讲解种植猪苓的技术,为了减轻当“老师”的负担,他还专门培育了几位“接班人”作为技术骨干,每到春天,地里处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。
“我现在在搞无土培植试验,成功后申请专利,一定会给我们乡带来巨大的收入。”老当益壮的熊大爷对如何培植猪苓已经有一套自己的“经”,对未来他踌躇满志。
如今,该镇以退耕还林、小流域治理为契机,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林,培育支柱产业,发展地方特色产品、绿色精品系列。在几位“土专家”的带动下,在山茱萸树下种植猪苓,建立猪苓种植基地,目前,该乡翻种猪苓22000平方米,猪苓12020窝,共15万斤,预计明年可实现收入375万元。联系电话:13271308755,15596793916